
一条公路激活全域旅游,沿线民宿一房难求,农家乐座无虚席,环南昆山—罗浮山引领区正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热门目的地。
引领区这条218公里最美旅游公路在这个国庆黄金周持续释放“引流效应”。
从艺术装置的网红打卡热潮,到民宿集群的服务升级,从交通便捷催生的短途游爆发,再到农文旅融合的深度体验,“公路+文化+生态”的融合发展模式正为博罗文旅注入强劲吸引力。
艺术装置引来“流量”
驶出罗浮山高速路口,道路两旁的“218旅游公路”和“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”标识美观而亮眼,沿着最美旅游公路驱车游玩,沿线形态各异的艺术装置,俨然成为吸引游客的“流量密码”。
其中,绿屏石滩艺术装置尤为吸睛,直径达16.5米的观景环凌空悬于峭壁边缘,下沉广场与漂浮平台构成的双层标高景框东兴证券,恰好将山水风光框成一幅流动的画,成为游客定格美景的绝佳选择。休憩区里,摩旅爱好者与骑行爱好者围坐闲谈,手捧特色豆花拿铁,你一言我一语分享着沿途所见的秀丽风光。
“一路风景绝了!各个驿站和艺术装置的间距特别合理,骑累了就坐下喝杯咖啡、看看山景,这种‘边骑边玩’的惬意,是其他路线比不了的。” 骑行爱好者邓先生赞不绝口,此前骑行群里常有人分享这条公路的美景与攻略,趁着国庆假期,他立刻约上好友来一场深度体验。
运营方提供的数据显示,国庆首日,绿屏石滩单点位接待游客便超2000人次,后续接待量还将持续攀升。“八成游客来自惠州以外,以广州、深圳、东莞为主,其中六成是摩旅和骑行爱好者。” 工作人员介绍,他们特意准备了罗浮山茶、东坡茶乐事等本地特色饮品,刚推出就成了游客争先品尝的“爆款”。
不远处的下浪大幕艺术装置,则透着几分诗意。溪水潺潺间,孩子们光着脚丫踩水嬉戏,清脆的笑声随溪风飘散;家长们围坐一旁,手捧山茶慢饮,静静感受着“暑至临溪濯足”的闲适。“特意带家人来寻东坡诗句里的意境,没想到这些艺术装置把文化和自然融得这么好。”来自广州的林先生的话道出了不少游客的心声。
民宿集群 “一房难求”
“不仅过云山居民宿订满了,连旁边的壹壹埔舍民宿也没房了,朋友想从外地过来聚,连周边的民宿都一房难求。”来自深圳的陈女士告诉记者,今年国庆她和家人提前做好攻略,选择入住“过云山居+田园民宿”,既能沉浸式体验宋韵美学,又能触摸乡土风情。
“国庆1号到6号的房间,提前十天就被抢订一空了。” 壹壹埔舍民宿店长温远锋坦言,今年入住率比去年大幅提升,不少游客正是冲着显岗水库的风光与最美旅游公路而来。
为了丰富游客体验感,国庆期间,沿线民宿纷纷推出浪漫烟花秀、精彩户外表演、沉浸式文化场景打卡点等融合传统与现代的特色文旅活动,既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,也让游客在玩乐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。
一房难求的背后,离不开环南昆山—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的带动。如今,以过云山居民宿为核心,最美旅游公路沿线已形成 “宋韵风、田园风、轻奢风”多元互补的民宿集群,10余家民宿实现资源共享:游客可购买“民宿+体验”联票,跨民宿参与东坡诗词分享会、手工制茶等活动;通过统一服务平台,还能一键预约接送、行李寄存等服务。“以前单家民宿留不住客,游客平均停留1天就走;现在集群化发展,多风格选择+优质服务,能把停留时间延长到3天左右。”过云山居民宿创始人李超骏说。
农文旅激活富民经济
在显岗水库驿站的休息区,茶农李阿婆正手把手教游客手工制茶。“以前茶叶只能批量卖给收购商,利润薄。现在游客体验完制茶,直接就把包装好的茶叶买走,收入比以前多了不少!”李阿婆的话,道出了最美旅游公路沿线农文旅融合的实效。
沿着公路探访,这样的融合场景随处可见,过云山居民宿将东坡文化与本地茶产业结合,开设“诗词+制茶”体验课;绿屏石滩的投影纪录片里,融入了乡村农耕的老故事;显岗水库驿站设立农产品展销区,新鲜果蔬、山茶油等特产成了游客争相购买的手信……这种融合,不仅让游客的短途游更有“深度”,更推动博罗文旅从“单一观光”向“体验经济”转型。“以前村民只能靠种地、打工谋生,现在不少人在民宿当管家、在驿站卖特产,日子越过越有奔头。”澜石村党总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游银光说,农文旅融合正让“公路经济” 变成“富民经济”,助力博罗文旅向优质化、高端化稳步迈进。
恒正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